忍不住又想給大家引薦一篇小文,真的對鳳凰充滿了幻想,卻因忌憚種種現代的因素而未敢成行。
湘西苗繡是苗族人民以勤勞和智慧創造的一門藝術,被世人公認為精美的刺繡藝術品。是苗族歷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現形式之一,是苗族婦女勤勞智慧的結晶。苗繡不僅形式多樣,工藝精湛,更因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而大放異彩。沒有文字的苗族,天才地運用了苗繡這種挑繡的繪畫功能來描繪原始圖騰,記述歷史神,再現風情民俗,寄寓精神向往。苗繡以前多用于禮品饋贈,而現在,用苗繡裝飾家庭的人越來越多了。
湘西苗家婦女擅長紡織和刺繡,清《開化府志》、《廣南府志》、民國《馬關縣志》、《邱北縣志》都記載有苗族婦女“能織苗錦”之句。苗家姑娘個個會繡花。由于環境的熏陶,苗族女孩四五歲就跟著母親、姐姐和嫂嫂學繡花了。到了七八歲,她們的繡品就可以鑲在自己或別人的衣裙上了。
湘西苗繡畫幅上以優美的水波紋、起伏的山脈紋、太陽星芒紋、蝴蝶紋、花蒂鳥獸等來表達民族遷徙、生命崇拜、宗教信仰、神話傳說的意蘊,再現卓絕民族生息繁衍的歷史。很多喜愛民族文化的人用此裝飾家居的同時,還能了解歷史神話傳說。
在湘西苗族流行一句俗話,叫“人比人,花比花”。所謂“人比人”,是指比歌舞;而“花比花”則是指服飾上的織繡染。姑娘們從七八歲起,就開始學習挑花刺繡,到了十四五歲,就已掌握了相當的技術。傳授方式都是母教女,姐教妹和互相學習,沒有拜師學徒的習慣。苗繡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技巧,刺繡的針法也是多種多樣的,有平繡、辮繡、結繡、纏繡、縐繡、貼花、抽花、打子、堆花等十來種。城市中長大的人們可能無法理解這種民風,但通過苗繡卻能夠體會其中的奧妙。
苗繡以五色彩線織成,圖形主要是規則的若干基本幾何圖形組成,花草圖案極少。幾何圖案的基本圖形多為方形、棱形、螺形、十字形、之字形等。苗族婦女刺繡不打底稿,也不必先描畫草圖,全憑自己天生的悟性,嫻熟的技藝和非凡的記憶力,數著底布上的經緯線挑繡。她們憑借豐富的想象力,布局謀篇,將一個個單獨的局部的圖形巧妙組合,形成一個豐滿的繡品,達到和諧完美的境地,美觀大方。
苗繡講究對稱美、充實美和艷麗美。所謂對稱美,就是上下左右不論圖形、色彩、空間,都完全要求對稱;所謂充實美,就是整個繡品不留空白;所謂艷麗美,就是用色大膽,大紅大綠,鮮亮奪目。
苗繡主要用來鑲嵌服裝的衣領、衣襟、衣袖、帕邊、裙腳、護船邊等部位,亦可用它來縫制挎包、錢包等。一件布料價格平平的上衣,一條普通麻布制成的褶裙一旦鑲上了苗繡,便會光彩奪目,身價百倍。
苗繡顯示了苗族婦女高精的工藝水平。近些年來,苗繡這朵藝術奇葩已享譽海內外,成為觀賞、收藏的藝術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