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刺繡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沉長,閃爍著東方文化藝術的光芒。佛教傳入后,與中國傳統的刺繡藝術發生丁關系,刺繡佛像就是突出的反映。刺繡佛像,簡稱繡佛,是中國特有的佛教藝術品。其出現約始自魏晉時期,南北朝時已出現了大幅的刺繡佛像,經宋代刺繡名人書畫的藝術錘煉,到明清時期,繡佛藝術更為成熟。
1965年,考古工作者在甘肅敦煌莫高窟發現一件北瑰時期的刺繡佛惕殘片。該繡佛原藏于莫高窟第135和126窟閹。為一佛二菩薩說法圖殘件,繡像滿地用鋇釬法(即辮繡方法)繡制,在強褐色絲織物上用紅、黃、綠、紫等諸色絲線繡有坐佛、立菩薩、男女供養人和各種散花等。像下發愿文共140余字.其中繡有“太和十一年”、“廣陽王(慧安)”等字樣,因知此件繡像為北魏大和十一年(487年)廣陽五慧安發愿繡制。這是目前已知早的一幅滿地施繡制品。紋飾以男女供養人物為主題,人物服飾上的花紋為跳形忍冬紋和方形魏碑方體,均是北魏風格。忍冬,是金銀花的別名,又稱二寶花和鴛鴦藤等。因它在南方地區四季長春,在長江流域秋末葉腋筋生新葉而凌冬不凋落,在北方地區秋末雖不生新葉但舊葉估凋甚遲,故有忍冬之名。《名醫別錄》中將其列為上品,稱之為金銀花,它在五月至六月開花,初時花為白色,后變為黃色,因而在同株枝上存在黃白二色花,似金銀相摻。忍冬生命力極強,廣為人們喜愛,以之作為花紋圖案,取意頗深。供養人手捧朵朵蓬花,在法師的帶領廠正虔誠前行。上部佛、菩薩像已殘,但從殘存部分看,已達到了程式化和格律化的境地。佛像及供養人周圍均以花卉相托,說明了佛教以花供佛禮儀的影響東來。忍冬花是古希臘常用的裝飾紋飾,蓮花是印度藝術中常見的題材,這種以花供供的禮儀似是東西文化交流的結果。
該繡份的襯地是兩層黃絹中央一層麻布,除邊飾外,佛像、菩薩、供養人、發愿文以及空余的襯地部分皆用細密的鎖繡法繡出,其繡法與漢繡相同,但絲線細密程度遠超前代,拉法上也有不少創新。人物抱服邊沿、佛腳花卉、枝干、葉框等為單行鎖繡.而魏碑字框、桃形忍冬紋和棺翅等則為雙行談繡。佛衣、佩飾、蓮臺、花恕等用多行鎖繡法的藍、紅雙色塊面紋突出佛像的主體。繡像線條流暢,紋飾復雜,針勢走向隨各種線條的運轉方向而變化,空白部分亦與整個畫面協調一致。還運用具有深法效果的遲暈方法配色,增強了質感,很接近繪畫的效果。這些顯然都是在漢繡基礎上的創新發展,它與漢繡的差別是很明顯的,在針法上表現為:針腳之間的距離細密,正面形成人字形鎖鏈紋,背面則為首尾銜接的頂針。花邊部分針的走勢,縱向1厘米為8針,橫向1厘米亦有8針;其他部分縱句1J墮米約9針,橫向1厘米:約11針。個別地方是反用鎖繡針法,形成正面為首尾銜接at頂針,背面為人字形辮紋。
這件魏繡精品是相當費工的,足可代表當時織繡工藝的高水平。女供養人頭戴高冠,身穿對襟長衫‘男供養人頭戴蒂子形氈帽,是研究中國服飾史的重要資料。
敦煌是古代橫貫歐亞太陸而聞名的“絲綢之路”上的重鎮,莫高窟在壁畫、彩塑、建筑、經卷、佛幅、服飾等方面,一直閃爍著東方佛教藝術的光輝G自二十世紀初葉敦煌石窟被發現以來,敦煌學便成為一門國際性的學科。舊中國,國外的一批批”探險隊”來到敦煌石窟,獵取丁無數中國藝術珍寶。現在,在歐美和日不的眾多博物館里都收藏有敦煌藝術珍品,有的外國學者甚至聲稱:敦煌在中國,敦煤學在外國。新中國建立以后,敦煤這一文化藝術寶庫得到妥善保護,成立了專門的研究和保護機構。許多綜合性大學還開設專門的敦煌學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