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是江蘇的重要刺繡產地之一。無錫刺繡,俗稱錫繡,它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一直流傳于民間。錫繡傳統針法多變,繡出的圖案層次清楚,富有立體感,色調淡雅,是欣賞性和實用性兼具的民間工藝品。
歷史篇
錫繡早在200多年前就很有名,史志早記載出現于明代中期。當時盛行的是“十字挑花”和“堆棧紗刺繡”。長時期,錫繡一直以折枝花卉和圖案裝飾為主。清嘉慶年間江南著名刺繡工藝家丁佩曾經寄寓無錫,著有中國刺繡藝術第一部專著《繡譜》,對無錫的刺繡起著推動作用。此時錫繡以“閨閣繡”占主導地位,這種刺繡細膩典雅,屬格調高雅的觀賞繡。
光緒三十三年,無錫創立了我國早的民間刺繡組織——錫山繡工傳習會,在傳習會的帶動影響下,無錫城鄉女子學校,如補工女學、志成女學、學藝女學、振秀女學等相繼開設了刺繡科。無錫刺繡事業一時大興,錫繡步入了鼎盛時期。
之后,錫山繡工傳習會及各民間藝人獲得了國內外多種大獎。獲獎數,在全國榮居首位,故而當時的錫繡“不惟國人知之,薄海內外,靡不知之焉!”當時曾有人指出:錫繡“實比汀繡,蘇繡為優”。錫繡到1937年無錫淪陷后,日益衰微,解放后,逐步恢復。1954年又成立了工藝美術研究所,整理了錫繡傳統針法104種,還進行了新技法的探索。
現狀篇
絕藝難傳承
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后,由于市場、體制等因素影響,錫繡漸漸從高點滑落,其突出表現之一就是人才的流失。
成立于1958年的中華繡品廠當年曾是錫繡的生產大戶,廠里有一批刺繡老藝人。1973年,中華繡品廠設立技校,招收了幾十名學員。當時有六個學員跟老藝人華慧貞、陳希清、華織素學習刺繡,其中就有后來的精微繡名家趙紅育、吳鳴文等。改革開放后,中華繡品廠作為開放單位,經常有外賓參觀。為適應發展旅游事業的需要,廠里還設有專賣旅游紀念品的小賣部,生意還不錯。十多年之后,來參觀的人少了,繡品自然也就少生產,從事錫繡的人數至1993年便銳減至五六個人,到1995年更是一個不剩了。據了解,趙紅育、吳鳴文、張銘、曾友華等幾位錫繡傳人,均沒有正式收過徒弟。有人稱,即使自己愿意教,恐怕也沒有誰想學吧,何況“師傅”都自身難保,學會了出路在哪里?
上述狀況產生的原因何在?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是由于身處社會轉型時期、生活節奏加快、審美情趣多樣化等各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要繡一幅精美的作品,它耗時,周期長,屬于勞動密集型產品,又有一定的技術含量,現在勞動力成本一直在提高,所以繡品的售價較高。與此相對應的是,錫繡的價值主要體現在觀賞、收藏方面,而一般老百姓目前還尚未到大量消費文化產品的階段,加上外銷又不暢,這就導致繡工工資低,繡工待遇不高則只能改行。
不少人對錫繡后繼乏人深感憂慮,高級工藝美術師趙紅育就曾多次說過,錫繡現在可以說是“人未亡,藝將絕”,這話似乎有些危言聳聽,很大程度上倒是真實的寫照——無錫的刺繡和全國其它許多民間藝術一樣,在生存和發展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名人篇
趙紅育:巧手繡美錦
自1973年師從無錫著名老藝人華慧貞學習刺繡算起,48歲的高級工藝美術師趙紅育從事錫繡已有33年。1976年進入無錫市中華繡品廠設計室,3年后調入無錫市工藝美術研究所,專門從事錫繡藝術的創作、研究。
要想繡出精微繡,集中精力很重要,趙紅育便有意識地置身于喧鬧環境中練針法。她繡成的第一幅單面精微繡作品是《觀音》,圖中以觀音的衣紋為線條,繡著三卷《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計700多字,每個字比粟粒還小,卻字字清晰工整,排列流暢。不久,第一幅雙面精微繡《壽星圖》也問世了。接著,趙紅育又相繼繡出了《金明池爭標圖》和《百壽圖》,這兩幅作品分別獲得全國旅游產品大會表揚獎和全國旅游產品紀念品一等獎等獎項。
1984年,趙紅育隨團出訪日本,她精湛的精微繡技藝演示,經17家新聞媒體報道后,在東瀛引起轟動,一些人甚至以為趙紅育具有特異功能,拿著放大鏡照她的眼睛和手……現代錫繡一時名聲大振。
精微繡的研制成功,為錫繡發展譜寫了新篇章。當時,市工藝美術研究所里,有許多人掌握了精微繡技藝。1989年,趙紅育與吳鳴文、張銘合作,用半年時間,完成了《絲綢之路》(顧青蛟設計)的繡制任務,及時入選第七屆全國工藝美術展。這幅長40厘米、寬16厘米的雙面精微繡,描繪了一支由26個人物、21匹駱駝、4匹馬和3頭獵犬組成的商旅隊列,人物生動精細,布局疏密有致,意境深遠宏大。為了更好地表現作品的主題,三位繡女發揮了精湛的技藝,人、馬、犬精細的部位,是用一根絲線劈成七十分之一的細線來表現的,使人物顯得栩栩如生。這幅精微繡巧奪天工,用七色絲線將古老的絲路古景重現于尺絹之上,形象生動逼真,藝術效果極佳,堪稱精微繡的代表作,因此在參展后即被中國工藝美術珍品館作為精品加以收藏。
而現在,趙紅育又不得不直面錫繡的現狀,作為現任的市政協委員,她曾多次進言獻策,希望能采取措施,改變錫繡后繼乏人的窘境:“建議立即將僅存的幾位錫繡傳人歸隊,由政府扶持,讓她們安心繡制一些精品留給無錫人民,再為錫繡培養一些接班人,使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代代相傳。”
回味篇
越是民族的,越是的
越是民族的,越是的。上發達的國家,對民間藝術都極為重視。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對此深有感慨,倡導發起了拯救民間藝術遺產工程,此項工程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目前國家正在立項,將按普查、登記、整理、分類、出版幾個步驟,把我國遺留下來的民族文化記錄下來,傳給我們的子孫后代。
外行:誰愿學這種手藝
刺繡是慢工細活。在現在,一幅簡單的錫銹小品,要繡好幾天。一幅精致些的錫微繡,多的要幾年,少的要幾個月、一年。低產造成相對高價,導致了市場少人問津的局面。做一個繡師,少則要一年,多則數十年,才能培養成技藝成熟。除了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甘守寂寞,也是一定的心理素質。外行會問:要花這么多的力氣,又不能謀生的手藝,誰愿意去學?
令人欣喜的消息
令人欣喜的是,2005年國務院下發了《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無錫市目前也正在進行民間工藝的普查。同為江蘇省傳統工藝保護品種,無錫“惠山泥人”和蘇州“桃花塢木刻”的一些保護手段或許可供“錫繡”借鑒:無錫民間藝術博物館設立了大師工作室,給惠山泥人現有的8位工藝美術大師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創作環境;蘇州將“桃花塢木刻”僅存的3位傳人的關系轉到工藝美術學校,既解決了他們的生存問題,又使其有教課傳藝、從事創作的機會,讓絕技不至于失傳。
而另一個城市——杭州的做法也頗值得人稱道。《杭州市重點傳統工藝美術保護發展財政資助管理辦法》規定,杭州市財政每年將安排200萬元資金,用于支持重點傳統工藝美術的保護和發展、獎勵獲獎工藝美術品創作人員、收購有價值的工藝美術品、培養工藝美術人才等。此外,工藝美術大師建立工作室將可以獲得政府一次性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