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繡花廠需要靠大量人力的車縫制程,是要將衣領、口袋、袖子等布料縫成一件衣服,這是繡花廠難自動化的部分。但新技術永遠讓人大跌眼鏡,如今只要把衣服夾在兩片塑料版,塑料版上開出動口,設定好縫制路線的縫紉機,就能按照路線完成縫制工作,人的任務只剩下擺上布料。
建置自動化設備,縮短員工培訓時間
全球大的縫紉機公司日本JUKI則開發出能感測縫紉機送線,以及針線縫制力度的智慧縫紉機。以往縫制力度的拿捏,必須仰賴老師傅手動調整,但累積成大數據庫后,新手也能仰賴過去的數據,完成相同的工作。未來數據累積得夠多,機器也能自動根據衣服的款式,判斷該用哪種力度縫制。
“縫紉工很難找,而且要訓練很久,還容易被挖角走。現在有自動化設備,員工培訓的時間可以大大縮短。”從事女裝批發的車間主任凌主任說道。
完成車縫后,掛衣服的人力也省了,自動調掛系統會把衣服掛在環繞于天花板的輸送帶,自動完成整燙與分貨。
據自動調掛公司內部人員透露說,由人力把衣服掛上衣架調掛系統后,衣架上裝有RFID系統,能依據不同的款式把衣服送到烘箱整燙,接下來再送往不同的站點,進行品檢與包裝等程序。過去沒有調掛系統,必須靠20~30位人力,現在僅需8人。
導入大數據與云端系統,精準控管制作過程
接著大數據與云端系統也會導入,繡花廠陸續完成自動化后,機臺開始累積數據,能幫助管理者精確計算每個制程所需花費的秒數。舉例來說,以往靠人力縫制,常會面臨員工縫制速度不一,或者請假缺工等狀況,導致交貨時間延遲。但改以自動化設備縫制,每一件衣服、每一個縫制程序所需花費的秒數,都能精準算出。因此供應商交貨的時間以及是否有能力接下新訂單,管理者都能更精確的判斷。
自去年起,我國繡花廠的自動化設備需求開始“井噴”,如今的服裝業,基本上業務量都已排滿,這個行業正在大規模改變。
下單模式改變,加速產業自動化
服裝產業快速自動化,除了因為人力成本不斷提高外,品牌與電商業者的下單模式的改變,也是原因之一。
過去,品牌必須等第一線銷售團隊回報,才能知道銷售狀況。但現如今,已經有公司開發了即時的在線供貨系統,可以搜集哪一些衣服現在比較受歡迎,即時察覺產品的銷售狀況,即時追加訂單,這樣的作法也可以減少庫存。
此外,以往我國的電商從業者,因為網絡上的賣家眾多,導致質量難以控管。因此電商業者開始直接與工廠合作,甚至自己蓋起了新一代的智慧繡花廠,希望能直接賣衣服給消費者,也加速了自動化設備更新的速度。
目前,繡花廠自動化難突破的關鍵是,機器手臂無法夾取“軟”的布料,曾試過真空吸取、靜電、針刺等方式夾布,但尚未有一種方式,能同時抓取不同布料,這是目前自動化大的難題。
我國的服裝產業自動化已經有一些進展,接下來透過數據,硬件與軟件的串連,將電商在線銷售與工廠自動化生產整合在一起。3年后,制造業需要人力的繡花廠,可能真的看不到人了。
那么,在企業的實際生產中,自動化設備真的能實現理想中的高效益嗎?
經營小型繡花廠的張老板表示:對于小批量、多批次的訂單,自動化優勢無法發揮。
當前縫制設備的自動化水平很高,確實解放了不少勞動力,但是面對小批量、多批次的訂單時,自動化的優勢就不明顯了。服裝流水線換款式前,不管訂單量大還是小,都要先做1~2件的流水作業,直至產品全部合格,才會批量生產。這其中,用不完的布料、輔料也會計算在單批的成本上來,打版、制版、裁剪等的成本也就相應增加,從而導致效益降低。
在體驗過自動化生產之后,發現了哪些優勢呢?
某制衣廠老板表示:自動化設備只在批量生產時優勢明顯。
“我們工廠生產的主要是男士襯衫,曾經斥巨資引進了自動襯衫貼袋機、自動勾袖頭機等高自動化設備,但后都因模具的問題,成了擺設。以自動勾袖頭機為例,袖子的寬窄、長度、形狀一直都在變化,但對應模具卻很難多變,且更換的成本不低。自動化設備在批量生產時,效率優勢很明顯,一旦換款式,就成了麻煩事。”
另一位繡花廠老板則認為:自動化設備之后效率明顯提高。
加工廠在采用自動化設備之后效率確實有了明顯的提高,原來裁床需要好幾個人共同操作,裁好之后還需要幾個人分包,現在只需要兩個人就可以完成這些工作,拉布、裁剪、分包這些工序都是自動完成,大大降低了勞動成本。
但是,現在小批量,多品種的訂單逐漸多了起來,拉長了整個生產周期,交貨期也有所推后,但這是可以容忍的,因為和原來老的生產工序相比,效率畢竟還是提高的。
還是有大部分服裝人認為,自動化是服企走下去的必然選擇。
利其器方能善其事,“現在招工越來越難,服裝企業要生存發展下去,必須用自動化生產設備。” 這一觀點越來越凸顯。
行業普遍缺工,且用工成本越來越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業要發展就必須采用自動化設備將復雜的生產工藝簡單化,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降低對熟練工的依賴程度。不管是謀升級還是謀生存,自動化顯然已經成為服裝企業走下去的必然選擇。
盡管縫制設備的自動化水平對生產而言很給力,但是也會有美中不足。市場逐漸進入個性消費時代,消費者對服裝款式、質量等要求越來越高,產品的工藝變得復雜,而交貨期卻越來越短。訂單逐漸從單品種、大批量走向多品種、小批量,服裝企業通過規模生產獲取利潤的路子越走越窄。
“現在生意不好做,有錢應該花在刀刃上。”面對小批量的訂單,有的服裝企業考慮到成本問題,在對比自動化縫制設備和傳統方法的縫制效率時,僅僅對特殊的、操作工很熟練的傳統縫制工序比較。
在這個工序上,也許自動化縫制設備確實不如普通機型,但這并不能說明自動設備不如傳統設備,而且從長遠角度來看,自動化設備多生產出的價值足以補平設備升級增加的成本。
既然自動化生產已成為趨勢,那么適應小批量生產的設備也一定會出現。
縫制設備的自動化趨勢是產業發展的必然,盡管在加工小批量訂單時,一部分生產效益會被吞噬,但瑕不掩瑜,就像企業反映出的那樣“和過去老的生產線相比,自動化已經使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在未來3年到5年,不敢說繡花廠完全不需要人力,但至少人工操作會大幅度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各種自動化設備,且成本也許比人力成本還低,我們該怎么應對這樣的趨勢,這一點值得所有服裝人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