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人物肖像一個人一個樣,更替特點可謂千變萬化:莊嚴、和善、安詳、雄健、肥瘦高矮、各有不同,若差之毫厘,則失之千里。所以,繡人物肖像要比繡普通人物更難,也更需掌握高超的技法。筆者在這里作一綜合說明(即將人物的方法包含在繡肖像的方法中說明),同時依據繡制程序排列,以使讀者對繡制人物和肖像的基本過程有一個比較系統完整的了解,大家一起來欣賞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刺繡吧。
1.上繃(稿 )
繡人物你的上稿和繡普通景物的上稿不同。繡人像需先將繡料上繃,然后用映燈箱色描。如果先上稿后上繃,會因松緊關系而發生差異。色描輪廓線必須將各部位描得極其精確,即使是光線明暗部位也必須色準,不可馬虎從事。繡件如果和原稿同樣大小,照樣上稿即可;如果照片需要放大,則要先入大,然后再按照放大后的紙稿上稿。
2.繡頭面
繡頭面應先繡眼睛或鼻子,再繡眉額和口頷,后繡須發及脖頸。不過,技術熟練者可以不拘。繡面部側面易,繡正面難。這是因為側面明暗顯,正面明暗平;顯者比較容易區別,平者則需要精審 人面的色彩極其復雜。且不說各民族的人面有差異,即使是同一民族中的每個人也不盡相同。所以繡人面在配色方面不能固定,必須根據所繡的對象而使用色線。現分析如下:
繡眉眼:繡眉眼必須極為細心。因為眉眼在人的面部占重要的地位。人的傳神,全在眉眼。刻畫人的表情,大多以表現眉目為主。一般地說,男子眉毛粗闊,女子眉毛細狹,但也不能絕對化,必須仔細觀察生活中各人眉眼的神態,才能達到傳神寫照的目的。否則,出現絲毫差錯,就可能造成似像非像的后果而導致全局的失敗。
眼球是水晶體。它有鞏膜、瞳孔,瞳孔后是網膜。眼白有角膜,眼角有眼角肉。因此眼球所含的色彩相當復雜。如果僅看表面,用單色繡它,那必然死板、無生氣。繡眼需要細細劈線,繡眼珠要按光線增減深淺色線,繡時,留下瞳孔,先繡光處,后再點睛。用線必須準確,如繡外國人你的眼睛,是碧眼的則要加重藍色,是黃眼的則要加重黃色。繡眼白要用深淺色線使其起圓,繡眼角肉處的暗度要繡得精確。眼球上下有眼瞼,上下眼皮連接眼窩骨或凹圈形,眼皮邊有單箍或雙箍,邊上有睫毛。這些都必須繡出。眼皮因眼球圓而隆起低下的地方,明暗要繡得合度。眼膛是暗處,其深淺如繡得準確,則能表現出人的神情,同時還能襯出鼻梁的高低。眼梢有魚尾紋,老年人更為突出。繡眼梢只需繡出暗色。繡魚尾紋如果按舊繡法,只要加繡線條或分界留紋就可以了,但總覺痕跡生硬。因此應將線先按紋的部位放置下面,然后依照無紋的繡法繡好,然后抽去底線,則紋自然顯出。如果在紋路外經行以比較深色的犬牙交錯的針腳,分上下繡出,就會達到美觀自然的效果。繡上額皺紋也用這種方法。眉有長短濃淡,都需要用明暗托出。邊緣宜毛,不能像描柳葉那樣死板。眉骨在眉外緣,尤須注意將其光線分清,以顯出皮內有骨。如果繡制戴眼鏡面發生的眼部明暗變化應隨著繡眼一起表現出來,不分開處理,才不至于迷糊滯凝。
總之,繡眉眼重要的是要深入分析色彩,精確地對準明暗。皮、肉、骨、膜不可等同視之,必須手腦并用,把握住色彩光線。
繡鼻子:鼻子沒有眉眼表情豐富,但因為它是隆起的三角形狀,其暗影深淺都關系到眼膛顴骨的形態,所以措置也必須適當。鼻內腔由筋肉軟硬骨組成,鼻梁外部隱露骨形,繡時需運用明色顯出。印堂有皺紋,上多直紋,下多橫紋,都需要分清繡出。鼻準是軟骨,肌肉豐滿,垂頭有圓有方,一般以方垂為多,其端如雙峰。鼻翼為圓形帶角,而且高下起伏。鼻孔連接在下面,需運用明暗襯出。鼻端和唇連接處的明暗,要繡得非常準確。這里的關鍵是要掌握好用色的深淺。否則,就會變動鼻子的高低形狀。
繡嘴:嘴和眼一樣,也有表現各種情態的作用,繡時也必須十分精確。男子嘴闊,女子嘴小,小孩嘴尖,中所飽滿,老所嘴癟,上下兩緣如弓形曲線,中間口緣成一條平行線。繡時要分上下兩個部分用針,分出口縫,但不可太齊,需略有交錯,口縫處及陰暗處用比較深色的線。上層中央凹溝是唇中,應當依照光度用深淺色線顯出。有胡須的,則在稀處加繡,密處留下部位。上唇邊緣中部突出的部分,要用比較淺色線表出。下唇接連頦處的暗影,必須繡準,以襯托出突出的程度。有胡須的,則同上唇胡須的繡法。口縫兩端凹下的窩是嘴角,深淺各有不同,必須仔細注意 。
繡上額:額有中間凹下,有廣顙圓凸,光線明暗各不相同。天庭骨需陷約顯出,日角骨也需要用淺色略略表出。額上如果有皺紋,可以用比較深色的線分上下參差用針,繡出痕路。前額與頭發交接的地方需稍展出,以使加繡頭發后顯出發的邊際,免得頭發和面部分界太清,達不到渾然一體的效果。 繡顴輔 顴骨有高低,面頰有腴瘦,繡時應該依照明暗光線用深淺不同的色線顯現出來。
繡顴骨,應該在下眼皮及面頰處用比較深的色線,使顴骨高起。繡面頰中間部位用比較淺的色線,則能襯出面頰的豐腴。下顎骨應當隱約顯出,使之與頸項分界。
繡耳朵,耳朵輪廓的位置,大致是這樣:上面和眉在同一水平線上,下面則和鼻孔在同一水平線上。耳殼軟骨呈不規則的形狀突起。繡耳朵輪廓,耳殼都要依光線的明暗用深淺色線襯出。耳垂肥厚的,應當把耳垂邊緣繡得深些,平面處繡得淺些,以顯出耳垂豐滿。耳孔則用深色線繡,使其顯得暗深。
繡發須:繡頭發要注意兩點:
第一,注意頭發梳理的方向;
第二,注意頭發的光線,因為頭發的美觀,全在于光線顯出,發際宜稍參差,不可齊如刀切短發僅上端不同為毛邊,光線則仍需同樣分出深淺。如果戴有帽舌的帽子,應該用明暗線色襯出帽舌。胡須有短髭如戟的,也有長髯飄拂的,都需要依明暗光線用虛實針法表現其疏與密的形態。繡發須的用線有粗有細,應當酌情選用。繡胡須可以從下而上倒繡。繡古裝仕女發髻可以用盤針,先繡發髻,再綴發飾。
繡頸項,頸項肌肉豐盈,需依照明暗用深淺色線繡出。男子喉頭凸起的地方要顯示出來就應當在下周處繡得淡些。頸項與面部接連的地方,明暗要對光準確,既要分清下顎、頷下及頸的界限,又不能將它們絕然分開。頸項明暗光線部位關系到面部的方向,需同面部正、側配合協調。要取得這樣的效果,就要用交叉針繡,色彩則要摻和。
3.繡四肢
繡全身像的手足,必須先繡其陰暗面以分出指、掌,然后再繡出明亮面。手有腴有瘦;腴者豐闊,瘦者筋絡顯出。這都需要依照光線的明暗襯托繡出。在針法上,用長短針摻錯;在色彩上,筋凸起的地方用淺色,筋兩邊用暗色。
4.繡衣服
繡衣服先要注意衣褶皺紋。人的胖瘦各不相同,隔著衣服雖不能直接看到,但可以從輪廓線和凹凸的皺紋上觀察體味出來。衣服的質料不同,衣褶皺紋也不同:質料厚的凹凸深而細紋少,質料薄的細紋多。絲織物光滑,棉織物粗糙,毛織物柔軟。因此衣褶皺紋輪廓線條的剛柔和光的變化又各有差民,繡時需依照各種質地、衣褶、光線的明暗、大小、深淺,用深淺不同的線色和長短針顯示出來。
繡絲織品,用線應當比繡棉織品用線細。繡毛織物的厚度,要用多種淺色混合運用,紅色的,就要加黃、赭紅等色混合配置。繡中國畫人像,應當先繡其它部分,再繡衣褶。綢料衣褶,只需一種色調的深淺就可以繡出。衣服與頸項相接的地方需將暗影繡出。繡領帶,要表現出領帶結在頸項上的形象,不可平直。要注意對冷光線,先確定其明暗處,然后運用深淺不同的線色繡出。繡衣服上的鈕扣也要注意明暗。衣服上有附麗品者,可以留待以后繡。古裝仕女有飄帶舞紗,其質地薄、透,繡制時,如果先將紗帶下面的好,再加繡紗帶,則容易重疊、高低不平,因此,必須將下面的上面的紗帶一起繡上。繡紗帶用級細的劈線,底面衣服自然會陷約映出,紗的透明感也會同時顯出,且平勻無痕。
5.繡背景
背景如果是花、草、樹、石、地毯或陳列品之類,可以參照其他針法繡作。繡天色,則必須注意光線的明暗,表現出霧氣、空氣或云氣的變化和光線來自何方。用線可以粗一些,色彩需使面部顯現,連接明部的可配以暗色,連接暗部可配以明色。為了防止顏面的色彩,通常使用褐色或灰色等線。繡領袖像的背景,要注意用色不可太雜,而應該繡出嚴肅莊重的氣氛,宣用深紅色絲絨背景加以襯托。
6.對光人像
繡得像與不像,除了中國畫人重在線條的表現之外,攝像主要在于光線明暗的表現。因此初學刺繡的人,需時常對光,即將畫稿和繃面放在同一水平線上,從同一光線角度對照所繡的景物是否與畫稿上的相同。手法熟練的可以完全平放著,一步一步地按照明暗深淺、精細入微地繡,不能有絲毫出入。光線變化時弱時強,有時則在強弱之間,非常復雜。因此,倘若繡了很久仍然不像,就應該凝視深思,找出原因。一般地說,原因不外乎兩點:一是光線沒有對準;二是用色不合度。所以,對光是繡像關緊要的工作。同時,繡制中要注意輪廓的準確性;線色要分清皮肉色和血脈色,針法要活潑。
7.配色繡
純色人像只需用黑、灰色等線增減深淺。繡彩色人像,則應根據被繡人物的年齡決定采用或老或嫩的色調,然后按照這一色調用各種色彩。同時還要根據被繡人物的不同民族確定所用色彩。一般地說,普通人像繡制面部時所用的色彩是這樣的:明處近乎白色,暗處用黃赭色或帶點深紅色,中間連絡色可以用茶黃色略帶紅色的各種色線,凹下處也可以用略比茶黃色稍綠的色線。眼珠用黃灰、暗綠、深灰、深藍等多種色線,暗處加用黑灰色,眼白用淺藍、淺灰、茶黃等色線。
散套針的配色,同時采取了中國畫的單線平涂和西洋畫的設色技術。按照傳統繡法,表現形態的手段主要是依靠中國畫的描線,色彩僅用來表示色相。其設色多半是用一套一套的本色,如紅色用深淺紅色,綠色則用深淺綠色,羽毛的色彩和人物面部的色彩用法也是如此。結果,繡普通花卉也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繡色彩復雜的景物就更不用說了,不管配得多么準確,花了多么大的功夫,結果還是色彩單調、死板。這是因為,畫面的色彩并非單靠直感就能覺察到。實際情況是:粗看是黃色或白色,細看這黃色或白色卻是由多種深淺色襯托出來的。因此,如果不把內含的色彩成分搞清楚,就無法表現得生動活潑。再說,刺繡的色彩絲絲存在,并不會因混用而融合,更不像中國畫著色那樣可以一筆渾成。經反復研究,筆者發現,西洋油畫的色彩調配原理可以用于刺繡,即用其原理來構成繡面的色調。這樣,用針施色就比較容易合拍。筆者對于散套針的配色方法,正是利用了這個原理。但是,散套針繡遇到需用線條表現法的。這是因為,中國畫的線條不單是描寫形體,而且還具有表達感情的特點。
還有,用刺繡來表現松動的形象本來是個很困難的問題,但是如果善于運用冷熱色的對比,這個問題就不難解決了。按照常規,人們可以在明處用淡色,暗處用深色。可是,必須看到,明處也有隱隱約約的明暗差異,暗處也并非一樣的暗。這種差異雖說細微,但是也要通過合適的藝術手法表現出來。這種手法,就是冷熱色對比法。
所有這些復雜的設色手法都只有在散套針的線條組織下才能使用。因為它不重疊,不堆砌,色彩豐富濃郁,繡面服帖平薄,始終不離“齊、密、勻、順”的原則。